光明日报:拯救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
大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游的现实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家长担心这些孩子会因手机游戏荒废学业。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都在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扭转措施。最为常见的观点往往把责任推到家长、学校和村庄身上,因为家长的外出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素质教育的欠缺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匮乏和教师授课方式的单调,村庄活力的式微导致了留守儿童假期社区集体活动的缺乏。
诚然,上述诸方面的确给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游戏提供了条件,但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产业化和商品化的结构性因素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些知名的游戏公司的目标便是将未成年的儿童视作成熟的消费者客户来进行培育。
“游戏”原本是人的一种主体体验,但当其受控于游戏工业和市场交换时,主体体验不再是“游戏”制造者的最终目的,而变成了获取收益的手段和策略。此时的玩家则是游戏商品的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游戏工业必须“捕获”和“培育”更多消费者,从而完成游戏工业的财富积累和利益再生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时间面临父母的不在场和亲情的缺失。而乡村学校暴露出的“课间圈养”和“差生制造”等弊端也使得学校教育不再是留守儿童涵养自然天性的有效场域。此外,乡村公共空间的凋零使得留守儿童缺失完全社会化的场景前台。留守儿童的这些生活体验每每制造出父母陪伴受限的纠结感、自由意志阻滞的压抑感、生活世界的孤立感和生活的无意义感,成为留守儿童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内在前提。然而,传统的儿童互动式游戏(玩耍)和单调反复的电视内容无法消解他们的这些负面体验,此时,网络游戏意识便成为消除无聊和实现快乐的突破口。
在“平等进入”与“快乐共享”的包装下,游戏工业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游戏程序、场景和难度,使得不同留守儿童群体均能在消费游戏中找寻各自适合的构型和角色,从而完成游戏工业和游戏意识形态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总体“收编”。设计者运用技术“制造”和“生产”游戏,与玩家看似“你情我愿”,实则使得游戏玩家成为商业利益背后的游戏痴迷者,而基于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留守儿童首当其冲。
拯救有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还孩子们以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当然也是游戏工业者的责任。
您可能也感兴趣:
- 《以爱之名》视听交响音乐会成功举办观众畅享文化盛宴
- 沈阳嘉懿国际童模学院官方推荐形象大使——刘熹然
- 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谭晶 助阵2023夺镖中国总决赛
- 毛戈平美妆 X 草莓音乐节 时尚色彩燃爆沈阳音乐派对
- 沈阳淘智猎头访闻录——诞生在北大和南开之间的企业!
- 两年吸引2115名粤港澳三地青年参与设计 创作1072个南沙设计作品
- “共话御匠精神 传承宫廷技艺” 2022年中国御匠联盟交流会圆满举办
- 贵州省举办见义勇为诗歌散文采风创作征文大赛
- 平安养老险坚守初心,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 爱尔眼科精雕近视手术六周年科普活动朝阳站直播圆满落幕
- 平安养老险党委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
-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系列活动
- 爱尔眼科精雕近视手术六周年科普活动大连站直播圆满落幕
- 沈阳第二届鸡架美食文化节于沈阳大悦城盛大启幕
-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守护“滨城蜘蛛侠”
- 平安养老险惠民保升级创新 普惠新市民
- 《健康聊医聊》连麦知名屈光专家方学军 中年父母摘镜可用定制方案
- 秉承34年中国平安不变初心 平安养老险用专业保障“老有所养”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呼吁“社会第六险”,长护险“平安样板”破局养老困境
- 青春向上 奋斗出彩——百年青春同心向党,平安养老险青年如是说